代码写的好,就可以不写技术文档了吗?
在软件开发中,代码与文档的关系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最近在一个技术群里也针对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以下是群中的一些主要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观点一、代码无法替代文档,文档是必需的
在项目的初期阶段,文档对于需求分析和设计至关重要,它帮助团队理解整体目标和约束。而在实现和维护阶段,代码是核心内容,但文档依然不可或缺,用来补充背景信息、重点逻辑等,确保团队的有效协作。
- 团队成员水平参差不齐:在大型团队中,成员的编码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同,仅靠代码无法确保所有人都理解项目的全部细节。文档可以为经验不足的成员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项目。
- 代码难以表达设计思路和决策过程:代码是最终实现的结果,但难以完整传达开发者的思考过程、约束条件,以及为何选择某种实现方式。这些背景信息对于后续的维护和迭代非常重要。
- 知识传承的需要:代码会随着时间和技术的演进而过时(指的是有些历史代码架构、实现可能都不是最优的,但一直在稳定运行,没就没有去进行重构),但文档能够记录项目的核心理念和设计思路,帮助新成员快速上手,减少摸索的时间成本。
- 写好代码的成本高于写文档:高质量代码的编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时间,而编写简洁而清晰的文档相对容易,可以迅速传达重要的信息。
- 文档面向多种读者:代码主要面向开发者,而文档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如非技术人员和管理层,帮助他们理解项目的整体状况和业务逻辑。
- 避免误解和知识诅咒:开发者通常认为自己的代码已经足够清晰,但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并非如此。文档可以填补理解上的差距,降低沟通成本。
观点二、代码和文档是互补的,应该同时重视
在小型团队中,沟通相对简单,文档的需求可能较少,更多依赖于自解释代码和口头沟通。而在大型团队中,成员众多且角色多样,文档的重要性显著提高,有助于团队成员理解项目背景、业务逻辑和设计决策,降低沟通成本。
- 自解释代码减少了部分文档需求:如果代码命名规范且逻辑清晰,部分重复性的文档可以省略,这符合 DRY(Don’t Repeat Yourself)原则。
- 代码无法替代所有文档:即便代码写得再好,也无法描述项目的背景、业务逻辑、设计决策等信息,这些内容往往需要在文档中进行详细说明。
- 团队协作需要平衡:团队应通过讨论来确定文档的必要性,确保每个成员都参与到文档的维护中,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流动。
- 文档需要更新:过度或形式化的文档可能流于形式,反而成为负担。因此,需要合理的文档管理和及时更新,以确保其质量和实用性。
- 代码需要达意: 即便有很清晰的文档,开发人员最终还是需要去阅读和修改代码,所以代码本身的质量也非常重要。
观点三:过度依赖代码或文档都会带来问题,关键在于平衡
在敏捷开发中,找到代码与文档的平衡尤为重要。例如,有一个团队在开发过程中采用了「轻文档化」策略,针对关键模块和复杂业务逻辑编写简要的设计文档,而对于简单的实现则依赖于清晰的代码注释和团队协作。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开发效率,又确保了文档的实用性和及时性。
- 过分强调代码会忽略知识传递:没有文档的项目在团队人员变动时可能会面临严重的知识流失问题,从而影响项目的长期维护和发展。
- 过度依赖文档可能导致低效:如果文档过于冗长或没有及时更新,开发者最终还是不得不查阅代码,这无疑增加了时间成本。
- 培养文档使用文化:如果没有人阅读文档,开发者也就缺乏编写的动力。因此,团队需要培养阅读和利用文档的文化,使文档成为项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观点四:澄清对「代码即文档」的误解
- 代码清晰就不需要文档:某团队在开发初期认为只要代码写得足够清晰,就不需要额外的文档,导致后期新成员加入时对业务逻辑缺乏理解,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追溯代码背后的背景信息。
- 敏捷开发不需要文档:有些团队误解了敏捷开发的原则,认为敏捷就是不写文档,结果在项目需求变更时,由于缺乏文档记录,变更管理变得困难,最终导致项目进度延误。
- 注释等同于文档:某项目的开发者认为在代码中添加详细的注释就可以替代文档,但注释通常只针对具体的实现,而无法传达整体的设计思路和决策过程,导致项目在维护过程中,尤其是面对复杂业务逻辑时,出现困难。
- 敏捷宣言的误读:敏捷开发提倡「可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写文档,更不代表代码可以完全替代文档。
- 「代码即文档」并非全覆盖:这一观点强调代码的可读性,但并不意味着代码能够表达所有类型的信息,特别是那些代码无法承载的项目背景和业务逻辑。
- 避免走极端:认为写好代码就不需要任何文档是一种极端做法,不利于项目的长期发展和维护。
我的观点
- 代码除了让机器执行出结果,还需要人去阅读、修改、维护,所以每个开发人员需要持续提升自己的技能,从变量方法的命名到类之间的结构是清晰的、易读、可维护的。
- 如果代码质量很高,变量、方法上面的一些废话注释不是必须的,没有这些,代码反倒看着更简洁,但整个项目的整体架构、核心业务的逻辑、算法等还是需要沉淀到文档中,并且随着代码的迭代演进,文档也需要同步更新。
- 我不认为一个代码写的逻辑混乱的人,可以写出很清晰的文档。所以还是要先从代码入手,让每个人都能写出好到代码,再强调特定文档的重要性。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