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Logseq:使用一年的感受

去年 6 月 20 号写了一篇《Obsidian 初体验》,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使用 Obsidian,随后不久,知道了 Logseq 这款软件,就同时使用 Obsidian 和 Logseq 。

如今,一年过去了,更早使用的 Obsidian 现在打开次数越来越少,而 Logseq 已经成为日常重度使用的工具之一。

为什么喜欢 Logseq

丝滑的日志功能

最开始使用 Logseq 是因为日志功能,每天一打开 Logseq,就会自动有一个当前日期的页面(一个 md 文件),也就是说打开就能输入。

Obsidian 也有日志功能,但需要在左边的工具条中点击「打开/创建今天的日记」进行创建,就这么一个细小的区别,让我对 Logseq 的使用率大大提升。

另外,虽然日志是每天一个页面,但在 Logseq 中,日志功能模块是将所有日期的日志串起来,鼠标滚动就可以进行查看,这也比 Obsidian 要方便很多。

丰富的展示

在 Logseq 中,我们可以使用 Markdown 语法,比如标题、加粗、斜体、链接、图片、代码、数学公式等。

但 Logseq 也有自己个性化的展现:

1、整体为大纲模式,就是一个无序列表,类似幕布、workflowy。这种模式特别适合记录日常琐碎的事项。

2、使用 NOW、TODO、SCHEDULED、Linked References 等会在页面中产生独立的展现样式。

而在 Obsidian 中是严格遵循 Markdown 语法,更适合长文编辑和预览。

颗粒度更小

在 Obsidian 中页面是最小单位,双链也是在页面和页面之间进行链接。Logseq 是大纲模式(无序列表),列表的每一项就是一个块,块可以被单独引用:

  • 右键列表项前面的小圆点,选择「复制块引用」,然后粘贴到想要引用的地方即可,这种引用方式只会显示第一行,鼠标放到引用上面可以预览内容,点击可以跳转到对应的块里。
  • 右键列表项前面的小圆点,选择「复制内嵌块」,然后粘贴到想要引用的地方即可,相比于引用,能看到整个块的内容。修改引用位置的块,原来的块也会同步修改。
  • 块中可以使用 [[]] 进行页面的引用,在页面中也可以引用块。
  • 被引用的块所在行的后面会有引用次数的显示,点击数字,直接在下方按照时间顺序展示引用的内容。

本地存储

和 Obsidian 一样 ,Logseq 也是采用本地存储的方式。是否支持笔记存储现在已经成为了我选择笔记工具的首要条件了。

本地存储文件,非常有安全感,我现在是 iCloud 和 GitHub 双备份,iCloud 还可以实现移动端和 PC 端的同步。

后续新发现

就因为一个日志的功能,我就从 Obsidian 迁移到了 Logseq 。随着慢慢深入地使用,又发现:

1、双链后,Logseq 会在页面的 Linked References 中直接展示内容,而 Obsidian 需要在右侧栏中进行查看。

2、在 Logseq 中,标签也是一个页面,点击某个标签会进入到这个标签对应的页面,在该页面中以时间顺序展现所有打过此标签的内容,而 Obsidian 中的 tag 只是一种搜索方式,结果以标题列表的形式展现,如果要看内容,还需要对标题进行逐个点击。

3、通过魔法棒 / 可以呼出 TODO、DOING、LATER、NOW、Deadline、Scheduled 等功能,再结合 logseq-plugin-agenda 插件,可以实现一个功能还不错的日程管理工具。

4、可以在 Logseq 中阅读 PDF 文件,左边是 PDF 内容,右边记录笔记,非常方便。

5、支持 query 语法,可以将 TODO、DOING、DONE 这些不同类型的数据在一个页面中进行分类汇总。

6、我是 readwise reader 的付费用户,readwise 可以实现和 Obsidian 、Logseq 的同步,起初配置了 Obsidian ,会同步到一个单独的 Readwise 目录中,不过这个目录几乎没有打开过。后来尝试了下 Logseq ,发现 readwise 中新增的内容会同步到当天的日志,显示在 Linked References 中,非常方便进行二次加工和处理,简直是惊喜。

备受争议的文件夹

我们使用的很多笔记软件:语雀、Obsidian、印象笔记等都是支持文件夹的,似乎使用文件夹来组织内容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但在 Logseq 中没有文件夹,这让很多使用者不太适应,在 Logseq 的论坛中经常有人发帖强烈要求添加文件夹功能。

而我,选择 Logseq,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支持文件夹。

我的理由是:

1、目前 tag 、目录、搜索配合使用,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分类管理的需求。

2、文件夹体系中,页面是最小的单位,而 Logseq 中块是最小单位。

3、文件夹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有文件夹,会先考虑写的内容放到那个文件夹,这个考虑会变成一种阻碍。

4、从产品架构设计层面来说,增加文件夹,可能会修改产品的存储数据的方式和检索方式,可能我最看重的本地存储就会消失了。思源笔记在 1.2 版本后就将 md 格式修改为了特定的数据格式,也因此丢失了一部分用户。

使用到的插件

1、Agenda:UI 美观、功能强大的日程管理工具。

2、Heatmap:热力图显示,跟 Github 类似。

3、Bullet Threading:大纲结构的数据存在父子级关系,用线连接块的父子级,让结构更加鲜明。

4、Tabs:方便打开多页面时的切换。

5、Tags:可以根据 Tag 名称进行搜索。

6、Logseq Markmap:可以根据页面和块生成思维导图,并可以保存为图片。

对知识管理的思考

知识管理大体上可以分收集、处理、输出三步。信息收集有很多种方式,上面提到的 readwrise reader 就是其中一种。readwise 可以很好的和 Logseq 进行同步。

中间的处理完全可以在 Logseq 中完成,处理数据的来源之一就是 readwise 。

输出就比较简单了,使用 Obsidian 、Typora 都可以。

最近在看知识管理理论 PARA ,正在尝试在 Logseq 中进行实践,后面单独开篇来写。

最后

本文是一些使用的体验和想法,没有截图,更适合使用过 Logseq 这款工具的同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