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读《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本书作者是刘润,他在得到上开设有课程《5 分钟商学院》,我也是在得到上知道的这本书,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不是很高,褒贬不一,不过我看着觉得挺好。

看了一些豆瓣的评论,觉得这本书不好有这么些原因:

  • 书中的内容很多在公众号和《5 分钟商学院》中有写过,有点像是一个内容的合集;
  • 书内容不是很系统;
  • 觉得内容很鸡汤;

对我来说,首先这本书我很容易读进去,而且我之前也没看过公众号和《5 分钟商学院》,内容对我来说是全新的。

另外本书从是非对错、如何思考、个人能力提升、与人协作等方面来进行讲述,一些知识点对我来说还挺长见识和开阔眼界的。比如:数学思维中提到的概率论、数字的方向性、博弈论等,都能跟思维、认知结合起来。

今天再次看了下豆瓣的评分,已经降到 7 分以下了。不过豆瓣的评分只是一个参考,主要的还是看书是否能读的进去,是不是对现阶段的自己有用处。

下面说说我比较有印象的一些点。

1、事实和观点

事实:独立于人判断的客观存在,比如:今天的气温是 18 度。

观点:对事物的看法。会受到你的认知、当下掌握的信息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比如:我觉得今天很热。

不止一本书中都提到了事实和观点,比如在《沟通的方法》中,作者讲到作为在沟通中的讲述者,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中是在讲事实,还是带有情绪。

这对日常的沟通和管理非常重要,无论是对上、平级或对下,一定要做到的是只陈述事实,陈述事实就不会有个人主观情绪因素掺杂在内,不带情绪是良好沟通的开始。

教育小孩也是如此,我对女儿说:“这种题这么简单,怎么总是做错了?”,「简单」是我的一种主观判断,而「总」也是我的一种主观印象,这样说话,女儿的情绪就会立即爆发,后面就无法正常地沟通的。这种场景之前经常发生。如果换成:“这道题的解题步骤有 3 步,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就会好很多。

2、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千千万,往往本质都是相同,这个相同的部分就是底层逻辑。在软件开发中有两个重要的地方需要看清本质:

  • 跟客户需求调研时,要找到客户背后的需求,在《有效需求分析》等书中都有详细介绍;
  • 代码出现 Bug 后不能只打个补丁解决当前的问题,而要找到根本原因。

只有找到这些本质的东西,才能算是在做正确的事情,否则看着很努力,却是在做无用功。比如产品中的 Bug,如果不找到根因,那就只能在外围打补丁,看似解决了问题,但代码会越来越混乱,总有崩溃的那一天。

这些本质的东西往往埋比较深的黑盒子里,书中将这个黑盒子比作一个系统,系统是由一些元素和之间的关系构成(软件好像也是如此),分成了 5 个模块: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滞后效应,这几个概念看书时能够理解,但怎样用到实际中,还没有想好,也就是说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

3、几种思维模式

在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一章中,讲到复利思维、概率思维、数学思维、系统思维几种思维模型。其中数学思维让我很受启发。

我们大学都学习过微积分,但毕业就还给老师了,书中用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了什么是微积分,还将其延伸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问题。

对程序员来说,能够拥抱变化,快速响应需求,得益于长期以来的代码重构、优化等,这是一个累积的过程,这就是积分;而当系统出现问题,事后复盘时,不能只看出现问题那一刻的现象和特征,而是要顺藤摸瓜,找到最小的触发点,这就是微分。

作者确实很善于总结,这种能力是值得学习的。

4、知识、技能

在《好好学习》一书中,成甲认为只有能改变你行动的才是知识,否则只是信息,刘润觉得知识是已经被发现和证明的规律,是确定的。

我更认同成甲的定义,而且我认为行动不局限在动手去做,思维方式上的转变也算是行动。有句名言:学了很多知识,知道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就是,了解到的只是信息,而不是知识。

技能是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通过重复训练能够学会的能力,比如:游泳、骑自行车、演讲等,这里的关键是重复训练,别人教的、书中讲的都是学习技能的步骤,而不是技能本身。

结合起来就是,通过书籍、公众号、等各种渠道获取大量信息,经过筛选、过滤、思考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学习很多的技能来加以支撑。

5、黄金三问

黄金三问就是对任何一项任务,要搞清楚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做?

很多时候,我们提出的问题往往不是问题本身,而是解决问题的答案。比如:你让一个 Java 程序员看一个 .NET 项目的代码,分析一些业务逻辑,一会,他可能会问你,操作系统怎么重装?但真实的问题是怎么装系统吗?深入了解才知道是想安装 VS 来打开项目,但提示系统有些不兼容,想要升级系统。最初的任务是代码阅读,代码阅读可以用很多的工具,记事本、VS Code 都可以。

在需求调研的时候,客户给我们提的需求很多时候也不是真正的需求,而是客户自己针对问题想出的解决方案,就算我们“完美”地满足了客户提出的“方案级需求”,最终的结果也未必能让客户满意。所以需要用黄金三问去进行深挖,找到最底层、最真实的想法,才更容易达成共识。

产品经理在提需求的时候,多提提问题,可能问着问着,需求就不用做了。